• 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

    新加坡“绿卡”门槛有多高?

        刚刚拿到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张先生最近在跟母亲看房,准备买一套50万新元(约合250万元人民币)的政府组屋(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组合房屋,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首付只要10万新元(约合50万元人民币),每月按揭贷款也基本上能用公积金抵偿,这比私人公寓便宜太多了,所以我没有太大房贷负担,”张先生说。

      从读书到工作,张先生在新加坡已生活了近10年,直到最近他才终于下决心换国籍,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购置房产。近些年,新加坡政府逐步收紧移民政策,区分公民与永久居民权益的政策进一步扩大,结婚双方均需成为永久居民3年后才能购买转售政府组屋。张先生坦言,政策出台后,再三权衡之下他申请了公民身份,把母亲从中国接来共同购房。

      宜居的生活环境、简单的社交氛围、良好的营商条件,都是新加坡这个热带岛国吸引众多外籍高端人才的重要原因。这个由华人、马来人、印度裔等共同构成的多种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移民社会,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这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通过一系列欢迎外来人才的措施,引进了众多外籍精英,他们不仅为新加坡今天的繁荣贡献了力量,也有力助推了该国经济的多次转型。

      南洋网主编作者李叶明就是那个年代从中国移民到新加坡的,在这里已经生活了18年。在他看来,新加坡政府当时的移民政策相对于过去不过滤、不筛选的做法,实质上已经是一种收紧措施。“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欢迎外籍高端人才,只有他们才能申请成为永久居民或公民,其他众多外籍劳工基本是没有机会的”。

      李叶明说,当时永久居民身份具有很强的准国民待遇性质,他们可以购买转售组屋,享受本地公民75%的医疗福利,另一些公民享受的津贴永久居民也有,只是会递减一些,子女教育的机会也是相对均等的。

      新加坡政府通过这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了不少外籍高端人才成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这些人在享受准国民待遇优惠的同时,也承担着国民纳税、缴纳中央公积金,以及服兵役的义务。很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定居新加坡的,他们以从事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端科技行业为主,成为新加坡经济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助推力量。

      而步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尤其是在2011年大选焦灼选情的刺激之下,新加坡政府为迎合选民调整了许多移民政策。去年一年,区分公民与永久居民权益的政策进一步扩大至购屋、租房以及就业等三大领域,平均每两个月就有新政策出台,很多新移民及外籍劳动者纷纷表示政策调整“突然”,有“切肤之痛”。

      去年1月,新加坡政府推出第七轮房屋降温措施,原本不受额外买方印花税影响的永久居民须缴付印花税;3月,非公民租房新限制生效,组屋房东出租整间组屋给非公民时,每次获批时间由最多3年减为仅1年半;7月,人力部进一步调高工作准证的申请门槛;8月,国家发展部对永久居民实施购屋限制,规定外籍人士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后,须等3年才能在公开市场购买转售组屋;9月,人力部宣布再次调高就业准证门槛;12月,国家发展部宣布,将为出租给外国人的组屋单位比率设限,以防止太多外国人聚居在同一座或同个组屋区。

      除移民准证门槛、住屋限制以外,新加坡政府也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拉开了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差距,如在小学入学抽签时让公民拥有绝对优先权,逐步减少永久居民现有的政府医药津贴等。

      李叶明介绍说,在拿了很多年永久居民身份而不转换国籍的人群中,马来西亚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占多数,他们大多在自己国内有地、有庄园,因此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国民身份和优厚资产,而困扰中国永久居民转换身份的仍然是“放弃中国国籍”这一关。他认为,新加坡政府近期一系列扩大永久居民和公民差距的举措,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新加坡社会近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排外情绪。(新华国际)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