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新加坡地铁线建设 中国建造者大展身手


      2013年,中国和新加坡的经贸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与此同时,中新两国在建筑工程承包领域的合作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中资建工类企业在新加坡获得的合同总额同比增幅达86%,在新加坡市场名列前十。为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新华网新加坡频道近期走访了多家公司和机构,推出“中国建造在新加坡”专题。

      沿着新加坡大士区一路向西,直到接近马来西亚新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一座座钢筋水泥立柱紧密排就,由远及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犹如一条白色“长龙”盘云而来。这是目前新加坡在建的城市轨道线路之一,即连接市内和大士工业区的大士西延长线。这条长7.5公里的城铁高架轨道也被称为“中国线”——项目主体工程由两家中国公司承建。

      “去成熟市场试身手”

      中铁十一局集团新加坡分公司总经理邓雪松还清晰记得中标前后的经过:“起初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在国内办了一场推介会,邀请有实力的企业进来。当时公司就觉得,既然我们有实力做,新加坡又是非常成熟高端的市场,何不一试身手呢?”当时他并没有想到,2011年公司刚到新加坡市场,就拿到了大单。

      当年11月29日,LTA将价值5.07亿新币(约合25亿人民币)的两个大士西延线标段授予中铁十一局。根据合同,公司将负责修建总长4.6公里的地铁高架桥和3个地铁站。在此之前,上海隧道已经中标该线的另一个标段,施工任务包括2.8公里的地铁高架桥以及一个地铁站,合同金额1.9亿新币(约合9.4亿人民币)。至此,建设整条线主体工程的任务落在了两家中国公司肩上,“中国线”也因此得名。

      大士西延长线是新加坡目前在建的4条地铁线路之一,根据LTA发布的《2013陆路交通总规划》,2030年前还将开工并建成6条线路。届时,新加坡轨道交通总里程将在现有的180公里基础上翻番。在这个宏伟目标背后,中资建工企业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

      统计显示,目前在建的地铁线路中,中国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LTA轨道工程高级总署长沈伟明看来,从市区线3期开始,来自中国的面孔多了起来:“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我们欢迎富有经验、有竞争力的承包商以及咨询机构加入,无论它来自哪个地区。”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使衔参赞郑超表示,自上世纪末开始涉足新加坡地铁项目建设以来,经过近20年的拼搏,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占据近四分之一市场份额的重要力量。

      “新加坡地铁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充分竞争的成熟市场,投标、审核、授标全程公开、透明、公正。LTA作为业主负责组织地铁的招投标工作,只要是通过了资质审核的企业,他们都非常欢迎。所以说,这个市场完全靠实力说话。”他表示。

      据了解,新加坡地铁市场原先份额较大的是韩日、欧洲公司。但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一些公司面临亏损,个别甚至破产倒闭,给工程带来不确定性。去年奥地利建筑业巨头ALPINE的破产,更是造成市区线2期的部分标段工期延迟。考虑到这一风险,LTA近年来对承包商的财务体系进行严格审查,同时提高了财务要求,这给“身体很好”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

      根据LTA公布的招投标细节,目前在建项目中里程最长的汤申线上,中国企业已成为最活跃的一股力量。数据显示,在21个主体标段(隧道和地铁站)中,包括中建南洋、上海隧道、中国水电、中铁八局、中铁隧道在内的8家中资企业参与了其中16个标段的投标,共计拿下4个合同。在新加坡这个高度成熟和发达的市场上,中国企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与国际知名同行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豆腐”加“石头”的挑战

      有人曾将新加坡的地质条件形象地比喻为“豆腐”加“石头”。岛屿南面地底以海泥为主,土质松软;北面则多花岗岩,经过地质运动形成夹层褶皱;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一层软一层硬的“夹心地层”。目前在建的工程中,中资企业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例如大士西延线的工程大多处于夹心地层;而贯穿南北的汤申线,也有80%的施工区域处在地质较硬的复合地层,中间段又穿过新加坡最繁华的商业区乌节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很容易出现事故。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具备很强的施工进度把握能力,因为一旦延迟,将大幅增加成本,甚至出现亏损。

      考虑到项目的重要性和工程难度,中铁十一局集团特别委派副总经理李小红担任两个标段的项目经理。据其介绍,针对大士区的地质条件,公司采用了创新式的盖梁壳浇注砼技术。“按照传统方式,盖梁施工首先要加固地基,然后做好支架,立模,现浇砼,成本高又费时。在大士西延线上,我们采取了预制盖梁壳,吊装就位后灌浇砼的施工方法,虽然工艺要求大幅提高,但成本却降了下来。”

      实际上,对经验丰富的中资企业来说,技术上的难题并不难解决,更大的困难则来自于市场、文化的差异。新加坡是高度发达的成熟市场,对工程的软性要求非常高。包括环保、噪音控制、安全标准都要精益求精:搭一个脚手架、砍一棵树要报多个部门批准;每一个排污口都有环境局的摄像头实时监测;一旦因为噪音投诉马上会被停工等。近年新加坡多发伊蚊传播的疾病,因此施工期间的积水也受到严格监控,据了解,一个工地整个工期下来仅灭蚊费用就要200余万人民币。

      上海隧道新加坡分公司总经理金爱平在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投标的时候就要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这要求公司对市场非常熟悉。因为一旦不了解运作体系,低估了项目的风险和程序难度,都会影响工期并最终导致赚不到钱。 ”

      他透露,要在新加坡这个质量、安全以及环保标准极高的市场高质量完成任务,除了技术实力外,适应能力也是硬功夫,“我们的项目主管基本都是本地人,非常了解当地的市场和规则。”

      另外,数据显示,中铁十一局新加坡分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中,当地员工占到近6成。中国水电新加坡分公司共计28人的工程师团队中,有23人是新加坡籍。据了解,这一现象在当地中资建筑工程类企业中非常普遍。

      在新加坡市场,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从建筑承包商转型为建筑服务商,从承包工程领域向上游的咨询设计服务领域拓展,例如中铁五局的拿下的汤申线T209标段,就囊括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部工程。

      在郑超看来,中国建设企业要实现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提升实力,除了技术以外,还要不断提高管理以及适应能力,融入当地市场。“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成熟的模式。从发展中国家走到要求严格、竞争激烈的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是一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苦练内功,属地化经营也是必由之路。”他表示。

      安全质量比肩一流名企

      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紧邻乌节路的市区线2期牛顿站即将完成施工。统一用护栏围起的工地附近,以往熙熙攘攘各种肤色的工人已少了许多,除了在过去两年每天上下班路过这里的居民,大概很少新加坡人能将这个重要工程和一家中国企业联系在一起。

      牛顿地铁站以及相关隧道的建设由上海隧道新加坡分公司完成。作为最早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中资隧道工程企业,上海隧道先后参与完成了15个地铁相关项目,完成隧道推进工程约43公里,占到新加坡现有地铁隧道总长度的近三成;累计中标额15亿新元,已成为新加坡当地知名的地铁隧道施工总承包商。

      新加坡是全球最成熟、发达的建筑市场之一。一方面政府规划清晰,税收低并且税种单一,另一方面没有外汇管制,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全球知名建筑工程企业,包括日本的五洋、清水、西松、大成以及韩国的SK、现代、三星、大宇等。据了解,日本前十大建筑商中80%都已涉足新加坡市场。可以想象,人生地不熟的中国企业开拓市场初期的不易。

      作为进驻新加坡市场的首批员工,金爱平感慨颇多。1998年刚大学毕业的他作为工程师被派往新加坡时,公司只能接接小活。他说:“那个时期大家普遍觉得新加坡是高端市场,缺乏去闯一闯的底气。当时总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应该去国际发达市场看一看,刚进去没有资质做总包,没关系,先从分包做起。”

      经过三年的摸索,2001年,积累了丰富分包工程经验的上海隧道开始将目光瞄准更大的市场,通过与新加坡本地拥有百年历史的和合建筑成立联营公司,从建造城市排污水管出海段入手,正式跨入主承包领域。在地铁环线1期项目中,联营公司又引入瑞典NCC,三家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上海隧道主打技术和施工,和合的优势在于对市场的了解和采购实力,NCC的强项是合约管理。至此以后,这种“2+N”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无往不利,一直持续了7年。在新加坡地铁环线4期项目中,上海隧道都有参与。

      2008年,已经在新加坡市场摸爬滚打10年的上海隧道拿下首单独立主承包项目——工程总额为1.6亿新币(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金沙娱乐城地铁接入段及地下车库建设。在两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公司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团队,也在新加坡市场上正式亮相。2009年从市区线1期开始,上海隧道开始大量参与地铁投标。

      “刚开始时,即便我们已经有了多年的本地操作经验,业主方面还是有顾虑。”金爱平谈到。据了解,由于之前没有单独承揽过LTA的项目,尽管上海隧道是最低标,但LTA内部争议仍然很大,当时部分项目主管甚至坚持认为中国公司不能胜任。在力排众议拿下第一个项目后,上海隧道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是高质量按时完成,二是安全至上。到交工验收时,项目经理对上海隧道的印象已经完全改观,并且在后续项目中强烈向业主推荐。

      据了解,新加坡对工地施工安全非常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非常健全,任何一个工地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马上就会被媒体广泛报道。对地铁项目,LTA更是把工地安全记录作为分发工程合约的重要考量,在招标合约中安全表现的比重已增至25%。

      在沈伟明看来,和上海隧道的多次成功合作也大大增强了LTA对中国公司的信任:“以上海隧道为例,其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全球知名的韩企和日企比肩。” 2012-2013年,上海隧道连续两次获得LTA颁发的年度安全奖并获得LTA最高奖项——承包商挑战盾奖。此外,公司还多次获得人力部以及建设局的表彰,奖励其在环保、安全方面做出的成绩。

      《2013陆路交通总规划》用卡通图片展示了16年后新加坡居民出行的便利程度:80%的新加坡家庭可以在5-10分钟到达最近的地铁站;75%的高峰期出行将通过公共交通。“行者有其路”目标的背后,所有参与者在谋求自身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做出了对安全和质量的承诺。

      “对中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熟悉市场,度过适应期,今后项目还有很多,如东区线、跨岛线等”金爱平说。

      李小红每天奔波于工地和各个项目相关的单位之间。他表示,现有的工程一定要做好,未来也会积极参与其他项目的投标:“这个市场我们刚刚进来不久,无论之前学习过多少经验,在实际中也不够用,路要一步一步走。”

      郑超表示:“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地铁项目上取得的成功,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发达市场上一展身手,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成功转型升级。在新加坡市场,随着中国建设企业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未来将大有可为。”(新华网)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