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

    新加坡与香港金融争锋背后:真正威胁来自上海

    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新加坡和香港日益互补,分别服务于两个不同的地区:香港主要服务于北亚和中国,而新加坡主要服务于东南亚。但在许多人看来,最大的威胁来自上海。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最为明确的信号,表明了它希望成为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最终与伦敦和纽约相竞争的雄心。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上月,当上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市场的投资先驱——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召开米尔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首个亚洲会议时,他把会场选在了新加坡,一年前他在这里设立了该智库的分部。


    此举不同寻常,按说香港是一个更为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它毗邻中国内地,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是进出中国内地迅速成熟的资本市场的门户,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米尔肯表示,该研究所的很多“利益攸关者和合作伙伴”——银行、保险公司、私人股本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把亚洲高级管理层部署在了新加坡。

    米尔肯表示:“我们选择新加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认为,它是亚洲的一个象征,不管是法律、会计、金融还是监管方面都可以作为亚洲其他地区的标杆。”

    如果是在5年前,密尔肯不太可能考虑到新加坡。

    然而,作为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及其作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壮大——给亚洲带来了新的竞争动力,西方金融中心的银行家正密切关注这点。

    “新加坡确实具备良好的条件与香港竞争,”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院长格伦•哈伯特(glenn hubbard)表示,“如果你从透明度、开放性以及商业诚信的角度来考虑,新加坡在这些方面都表现不凡。”

    这两个城市的竞争还突显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迫使伦敦和纽约启动艰难的去杠杆化进程和监管改革以来,亚洲金融中心取得了很大成功。

    尽管这两个西方金融中心恢复了上升势头,但亚洲在财富创造方面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个问题:在亚洲这个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区域,哪个金融中心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历史悠久,在新加坡于上世纪60年代从零开始打造亚洲美元市场时,它就已是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亚洲前哨。

    如今,从股市和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规模来看,香港在亚洲仍处于无人能敌的地位。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迄今,香港在新股发行方面排名第三,落后于纽约和伦敦,共有67只新股发行,融资额达176亿美元,新加坡则排在第19位,仅有8只新股发行,融资额19亿美元。

    下月,“沪港通”将启动,这将增强香港的地位,沪港通将首次允许持有离岸人民币的香港和外国投资者投资上海股市。

    美国投行杰富瑞(jefferies)驻香港的全球股票规则主管戴仕文(sean darby)表示:“香港不应仅仅被视为一个股票中心;它应被视为一个更为广阔的、投资中国内地多种金融资产的渠道。”

    然而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机构,它们利用新加坡作为最大燃料补给港的地位,新加坡位于进出中国内地的海上航线的交汇处,而中国内地对大宗商品有着巨大需求。过去9个月,全球第四大石油交易商贡沃尔(gunvor)将其新加坡员工数量增加了约20%。

    新加坡的部分吸引力来自优惠企业税率,低于17%的基础税率,而香港企业税率为16.5%,香港的大宗商品交易员数量远远少于新加坡,大多专注于基础金属相关业务。

    大宗商品衍生品是新加坡证交所(sgx)发展最快的业务。全球各地交易所正通过在新加坡进行并购来扩大自身在亚洲的业务,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收购了新加坡商品期货交易所(singapore mercantile exchange),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örse)计划在新加坡开设一家清算所。

    在外汇领域,新加坡去年取代东京,成为亚洲最大交易中心,在全球位列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官方数据显示,金融服务现在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与香港的16%相比没有落后太多。

    然而,在财富管理领域,香港仍令新加坡黯然失色,根据研究机构wealth-x的数据,香港的亿万富翁数量(82位)超过新加坡(32位)。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估计到2015年,香港与新加坡加起来可能会超过全球第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瑞士。该机构估计,截至2013年底,香港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2.2万亿美元,仅次于瑞士的3.7万亿美元。新加坡位居第三,为1.4万亿美元。

    银行家们表示,对于新加坡而言,较长期的威胁在于香港作为进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门户的地位日益增强。

    由于预期中国将开放资本账户,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雄心勃勃地计划扩张人民币计价资产相关的业务,包括大宗商品业务。港交所去年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沪港通项目就是港交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推动的。

    然而,对银行家来说,新加坡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在于生活方式:与香港不同,它基本上没有污染,与香港的高楼林立相比,新加坡有更多的城市绿地。

    新加坡的居住成本也更低。房地产经纪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估计,新加坡高档住宅租金为每周1711美元,远低于香港的每周2446美元——香港是世界上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

    经纪机构instinet的亚太产品规则主管乔尔•赫尔维茨(joel hurewitz)已经在香港生活了14年。他表示,经纪部门的一些同事“认为他们受够了香港的派对”。

    他说道:“因此,比如在发行一只对冲基金的时候,新加坡似乎是改变生活方式的首选之地。”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的数据显示,2013年新加坡对冲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飙升21%,至890亿美元。

    新加坡和香港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拥有类似的法律体系,都是建立在英国普通法的基础之上,而且法庭也擅长审理商业桉件。

    但一些律师表示,自今年6月中国发表呼吁法官“爱国”的白皮书以来,围绕香港如何捍卫其司法系统中立性的疑虑日益增长——司法系统独立是其作为金融中心取得成功的基石——这种担忧可能让新加坡受益。最近香港“占中”抗议活动的政治影响引发了此类担忧。

    其礼律师事务所(clyde & co)新加坡办公室的合伙人普拉卡什•皮莱(prakash pillai)表示:“我认为新加坡的内在优势是,它是亚洲最中立的地方。考虑到中国对香港的巨大影响,香港即便没有最近的问题,也不是最中立的。”

    也许有人想知道哪个亚洲金融中心可能会在短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答桉可能是这两个都不行。

    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新加坡和香港日益互补,分别服务于两个不同的地区:香港主要服务于北亚和中国,而新加坡主要服务于东南亚。

    但在许多人看来,最大的威胁来自上海。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最为明确的信号,表明了它希望成为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最终与伦敦和纽约相竞争的雄心。

    自2007年定居新加坡的大宗商品投资专家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表示:“香港和新加坡在中国完全开放前是有机会的。二战前,上海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与伦敦和纽约并驾齐驱。它将会恢复其地位。”(和讯网)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