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李光耀走了 新加坡会发生巨变吗?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走了,海外舆论都在分析,李光耀后,新加坡会发生巨变吗?

    新加坡一位记者写道:“这次数万民众排队去悼念建国总理,就是新加坡人发出的最响亮声音。”这样的论述在近来的新加坡中文报章上,屡见不鲜。但是,这能代表新加坡不会发生巨变吗?

    1976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访问北京,与毛泽东主席见面。四个月后,毛泽东逝世,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悼念比之新加坡民众对李光耀的悼念,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样悼念延续至今,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每天排队的人流就是最好的说明。

    但是,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发生了巨变。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开始反思改开的得失,重新认识毛泽东当年的政策方针,但中国确实在毛泽东后发生了巨变。

    新加坡近年来,在总理李显龙的领导下,其执政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新加坡国内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光耀当年遇到欧美经济转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亚洲转移,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四个经济体,成为紧随日本后高速成长的“四小龙”。

    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加上各项社会政策得当并奏效,他的继任人吴作栋和李显龙也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不断进取,让新加坡成为令人羡慕的国家。

    但是,新加坡在这之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转型,其中有的转型还是非常艰巨和痛苦的。就在李光耀逝世的时候,新加坡正在进行着已经长达5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艰难转型,一些落后生产力被淘汰甚至外迁,而本地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则不尽人意。

    新加坡去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2.8%,李显龙在今年的元旦献词中坦言,新加坡未来的经济增长幅度将比以前来得慢。

    和当年四小龙欧美制造业向亚洲转移相反,由于美国的能源战略取得成功,能源价格大幅降低,使得制造业正在出现回流美国的情况,甚至一些新加坡的制造业都在向美国迁移。

    新加坡制造业中的电子业,由于产品结构老化,在移动领域不占优势,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因此,新加坡的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的抉择。毕竟,新加坡和四小龙中的韩国不同,过去几十年,并没有孕育出三星这样的企业,甚至也没孕育出台湾的宏基这样的企业,更遑论出现在国际上叫的响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或腾讯等。

    这只是新加坡面临外部挑战的一部分。

    在国内,李光耀担任总理的时代,新加坡人的总体文化水平比现在低很多,人民刚刚从贫穷中走来,这也给政府施政带来较大的民意空间。但现在的民众不但受教育程度高,更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使得政府在指定政策时,必须面临更多的质疑声。

    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套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

    “我们没有意识形态,”李光耀2007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它有效吗?如果它有效,那我们试试。如果效果不错,那我们就继续。如果没效果,那就扔掉它,试下别的东西。”

    当新加坡经济体量小、人口少的时候,这样的实用主义做法无疑是有效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人口比之前翻一番的时候,很可能需要进行事先的大量的论证、辩论。互联网时代,使得这样的政策辩论会变成全民的辩论。

    “不争论”的时代或许结束了,政府受到的监督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因此,李光耀时代的结束并不仅仅是一个伟人的离去,而是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李光耀的伟大,恰恰是他当年找到了一条最适合新加坡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参照了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没有照搬照抄,而是加入了符合新加坡实际的“李光耀元素”。

    同样的,新时代的到来,真正的李光耀精神,是要找到一条适合当代新加坡的发展道路。如果找到这条路,并坚定走下去,新加坡还会继续辉煌又一个50年!(本站社评)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