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气候变化催生新加坡水源管理生意

    新加坡水资源匮乏,相当一部分用水需求要靠从马来西亚的进口来满足。近年来,长期缺水的新加坡摸索、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水资源处理、管理技术。现在,这个城市国家开始向全世界销售它的水务运营之道,很有可能会成为气候变化的大赢家。

      新加坡滨海堤坝(MarinaBarrage)由一系列盘踞在拦海大坝之上的巨型钢闸组成。每道闸门有100多英尺宽,15英尺深。暴雨来袭时,巨大的液压升降机开启闸门,排出过量雨水。此外还有7台水泵(每一台都能在1分钟内排干一个奥运会游泳池)协助排水。这不是一道典型的通海闸门,它的目的并不是保护港口和城市免受大海风暴的侵袭。闸门里面的水才是主要关注的对象:它是淡水,不是海水。它是可饮用的。

      滨海堤坝是新加坡最大的水库之一,据称约占这个城邦岛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加坡约250平方英里,相当于纽约5个行政区的五分之三那么大,或者说只比芝加哥大一点点。它距离市中心的许多旅游景点仅一箭之遥。新加坡的总人口约54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滨海堤坝堪称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壮举,而且是非常醒目的壮举。在通海闸门旁边,一栋安放泵舱的建筑物内是一个讲述新加坡水故事的博物馆,它同时也担任着宣传新加坡水处理技术的作用。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在一份题为“作为全球水务中枢的新加坡”的报告中指出,2006年至2012年,这种捕获、净化、监控和转移水的知识为该国带来了价值逾70亿美元的国际合约。随着气候的持续变化,“水务中枢”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

      “在最干燥的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预计将显著降低可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道指出。“这种情况将加剧农业、生态系统、居民点、工业和能源生产对水资源的争夺。”

      于科学家而言,气候变化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日益如此。许多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其迟缓,但站在这一领域前沿的国家并不是只有新加坡一个。荷兰与水相伴相生,并由此成为阻挡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的全球专家。荷兰阿卡迪斯公司(Arcadis)已经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多个海堤,甚至提议建造一个横跨纽约港、长6,000英尺(约合1828米)的模块化结构,工程的造价预计高达65亿美元。

        毫不奇怪的是,新加坡和荷兰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新加坡代尔夫特水联盟(SingaporeDelftWaterAlliance),以协助解决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基础设施的研发工作。以色列早就学会了缺水的生活,而且已经把海水淡化技术出口到了几乎每一个能够负担得起的贫水国家,其中就包括新加坡。(欧洲国家甚至使用这种技术来造雪,以减缓阿尔卑斯山冰川的融化速度。)(中国天气网 )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