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2日星期一

    特写:听印尼华人讲述粽子的故事

        两片竹叶交叠挽成漏斗,舀一勺半熟的大米,用手指按出一个坑,再填上一勺混有红葱、蒜头和香菇的肉馅,放一块板栗,盖上一勺米饭,最后将粽叶下折,将馅儿紧密包裹,用芭蕉树皮制成的细绳捆扎,不一会儿,一串独特可口、肉香四溢的“侨生粽”就已包好。

        端午节前一天,得知印度尼西亚老华人江宗鹏家中要包粽子,记者一行特意前来拜访。江宗鹏的家位于雅加达西区的华人和印尼人混聚区。进入室内,墙壁上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字画,橱窗里的中国瓷器、手工艺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儿。

        穿过大厅来到厨房,一片狭小的地面上摆满了粽叶、粽子捆绑线、半熟的大米、肉馅、板栗仁和朝天椒等,一旁则用桌椅支起一根长长的竹竿。江老和老伴郭瑞珍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讲述印尼粽子的故事。

        江老说,在雅加达西边的唐格朗地区有很多华人从小不会讲汉语,而学荷兰语和印尼语,他们被称作“侨生”,但恰恰是这批侨生有强烈的中华传统意识,甚至强于讲华语的华人,“我们现在包的就是‘侨生粽’”。

        江老说,包粽子的传统随着一批批华人下南洋传入印尼,经过数代人演化,如今的印尼粽子主要分3种,除“侨生粽”外还有个大馅足的广府粽和蘸糖吃的碱水粽。

        不过如今的华人家庭,自己包粽子的越来越少,买粽子的则越来越多。每年端午,商场和超市里能看见不少选购粽子的华人身影。“但我每年都坚持自己包粽子,”郭瑞珍满脸自豪,“华人的传统禁不了。”

        她的手艺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小时候,每逢端午节都会跟着妈妈学糯米粽的做法,糯米要选纯净的糯米,在碱水里浸一晚上……”她娓娓道来,似乎从未忘却母亲当年的指导。

        江老夫妇现有两个女儿,均在国内工作,大女儿结婚生子,已在重庆定居,二女儿则在北京工作。一家人如今聚少离多,但每年端午,郭瑞珍都不忘提醒女儿们吃粽子。可当被问及女儿们会不会包粽子时,她沉默片刻,替她们开脱:“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年日期都不定,有时不是节假日,她们要工作、要上学,没有时间学……”

        尽管年逾古稀,郭瑞珍依然手脚麻利,片刻间,粽子已包好。她在一串16个粽子上绑上一块粽叶作为“标记”。原来,这串粽子还有说法:“这是端午节当天用来祭祖的‘祭祖粽’,祭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打上标记就是告诉大家还不能吃。”

        江老经营一家小印刷厂,家里雇佣了数个印尼本地工人。郭瑞珍说,每年端午节,她都会提前特制几个鸡肉馅的粽子送给工人们,让他们的家人也尝尝华人传统食品。

        好客的郭瑞珍让记者品尝,一股呛人的辛辣味直入咽喉,仔细一看,原来,鸡肉丁、胡萝卜丁和土豆丁组成的粽馅中还夹着一颗朝天椒。“印尼天热,当地人喜欢吃辣,印尼华人也不例外,辣可以说是印尼粽子一大特色。我们把这颗朝天椒称作‘地雷’,”她笑着说。

        据郭瑞珍介绍,每逢端午节,印尼华人都会举行赛龙舟、吃粽子和祭拜祖先等庆祝活动,最近几年,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年轻一辈的华人对传统有所淡漠,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些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记住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把中华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她说。(新华社记者周檬 郑世波)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号是:nanya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