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端房产销售不振已好一段时日,地产商时日无多,必须面对未售出房产的高额费用,它们可能需要激进的举措来扭转颓势,但不大可能是降价。
“价格不是问题,问题出在需求上。”Maybank-Kim Eng 地产分析师 Derrick Heng 週二表示。
这问题不是等待买家回笼就可以解决,新加坡地产商时间已所剩无几。任何完工两年尚未卖出的物件,要支付额外费用,第一年需支付土地成本的8%、第二年上升到16%,第三年则为24%。这项举措,是为了避免海外投资人“囤房”。
要避开额外费用,开发商必须是新加坡人,或是公司的股东及董事会成员只有新加坡人。
“未售出物件的罚款,可能让开发商走向下市一途。”Heng 于上个月的报告中写道。
市场预期几家可能下市的地产商,包括郑家拥有约50%股权的永泰地产。该公司股票今年以来上涨约 24%,高出FTSE ST 房产指数平均涨幅 7.4%。
联昌银行的数据显示,永泰地产旗下的两个开发计划 Le Nouvel Ardmore 及 Nouvel 18,在2016-17年将分别面临 2500 万及 4800 万新元的囤房费。这两个开发计划,共有超过 90% 的物件尚未售出。相较之下,截至 6 月的 2014 年财年,该公司淨利为 2.54 亿新元。
由于该股自由流通量极大,下市代价高昂,高达 9 亿新元,不过永泰地产将不是第一间想这么做的地产公司。2013 年,SC Global 以 7.45 亿新元的价格下市以避开旗下豪宅额外费用。1 月时,由于旗下 Ei8ht Raja 计划仍有一半物件未售出,Popular Holdings 也开始下市计划。
不过在 2014年中,永泰地产的董事长表示不会下市。
“如果我是他们,我会下市。如果你希望出清高阶物件,就必须砍价。但如果你的资产负债表相当强健,那么何必砍价?”Savills Research 资深主管 Alan Cheong 表示。
Cheong 预期,有经验的地产商会用较长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降价,但那些需要重整资产、且地产不是本业的企业就必须要降价。
但这些可能还不足以消化高阶物件,因其海外需求仍存疑。近来年由于新加坡人口大幅上扬,当局限制海外人士迁入。
整体来说,新加坡房市面临供给过剩的问题。Heng 预期,房市需求每年约落在 1.5 万件,但到 2018 年前供给每年约为4.58 万件。虽然新加坡房价指数去年小幅掉落 4%,但 Heng 认为,高端物件房价已来到金融危机时的水准,一般物件的价格也较谷底时高出 70%。(钜亨网)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